从传统信息技术运维向信息技术服务管理(ITSM)的转变
从传统信息科技(IT)管理向IT服务管理(ITSM)转型的议题,详细阐述了网络应用的发展历程、传统IT管理的现状及其局限性,以及ITSM的核心理念、实施目标和管理工具。文档通过多个章节,系统性地描述了IT管理的演变过程和ITSM的关键要素。
网络应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
网络应用发展的四个阶段:
1. 无网络阶段:硬件成本高昂,以独立个人计算机(PC)为主,缺乏网络连接,技术应用门槛高,应用程序数量有限,操作人员兼任维护职责。
2. 小型局域网应用阶段:拥有数台至数十台PC,硬件成本下降,形成小型局域网,主要使用集线器(HUB),技术应用门槛降低,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主,服务器操作系统以Windows NT、Netware为主,应用主要集中在文件共享和打印共享。
3. 大型局域网应用阶段:涉及数十至数百台计算机,硬件成本普遍降低,形成复杂局域网,主要设备包括交换机、路由器等,电脑终端操作技术成熟,服务器操作系统以Windows Server为主,大型数据库如Oracle、SQL Server等应用广泛。
4. 复杂网络广泛应用阶段:涉及至少数百台计算机,硬件成本低廉,形成复杂局域网,包含多个异地分支机构,主要设备包括核心交换机、汇聚交换机、接入交换机、路由器、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(IDS)、入侵防御系统(IPS)、审计系统等安全设备,应用软件种类繁多,维护人员工作量大。
传统IT管理的现状分析
传统IT管理的现状,指出网络规模庞大、应用复杂、网络管理任务繁重等问题。具体表现为:
- 网络规模庞大:接入终端数量众多,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种类繁多,内外网分离,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数量庞大。
- 应用复杂:在用应用系统众多,操作系统种类多样,平台和中间件复杂,虚拟化技术广泛应用,数据库类型繁多。
- 网络管理任务繁重:涉及基础计算资源管理、安全管理、数据库管理、平台和中间件管理、小型机管理、业务应用软件管理、网站管理、终端管理、基础网络维护等多个方面。
传统IT管理的局限性探讨
传统IT管理主要聚焦于网络管理,主要工具包括网络管理系统、系统管理工具、环境监控系统等。其局限性体现在:
- 管理自动化程度低:维护人员需被动应对多种管理工具和不同形式的警告。
- 管理系统缺乏整体规划:管理界面不统一,数据无法互通,缺乏协同工作能力。
- 缺乏业务监控:无法提供对业务流程的监控。
- IT部门处于被动服务状态:忙于应对紧急情况,服务质量和业绩缺乏量化标准。
- 严重依赖于个人:缺乏流程和知识积累,关键人员变动可能导致系统瘫痪。
从传统IT管理到IT服务管理的转型路径
从传统IT管理向IT服务管理(ITSM)转型的必要性,包括:
- 从技术导向转向流程导向
- 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
- 从用户需求转向客户服务
- 从集中式、企业自给自足转向分布式、外包服务
- 从孤立、分散转向集成、企业范围内的管理
- 从一次性的、混乱的管理转向可重复的、职责明确的管理
- 从非正式流程转向遵循正式的最佳实践
- 从IT部门内部视角转向业务角度考虑
- 从具体运营转向面向服务的管理
IT服务管理(ITSM)的核心理念
ITSM的核心理念在于将IT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变为服务中心乃至利润中心,以流程为中心,管理客户和用户的IT需求。ITSM的必要性在于解决企业IT管理问题,提升管理效率。ITSM的基本原理包括“二次转换”:首次将技术管理转化为流程管理,第二次将流程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。
ITSM的三大特点
1. 共性:基于IT基础架构库(ITIL)标准的信息化建设国际管理规范,提供“通用语言”。
2. 中立性:为IT管理提供实施框架,不针对任何特定平台或技术。
3. 实用性:以流程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,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。
ITSM的核心目标
1.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服务。
2. 提供高质量、低成本的服务。
3. 提供的服务能够准确计价。
ITSM管理的范围限定于IT管理,而非企业的业务管理。ITSM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客户和用户的IT需求,而非技术本身。
ITSM管理工具软件介绍
ITSM管理工具软件,以金科SupportView支撑维护管理系统为例,展示了系统设计架构、监控及运维流程、综合门户等功能。这些工具软件助力IT部门实现综合监控、事件管理、报表管理、运维管理等,从而提升IT服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。
一套完整的从传统IT管理到IT服务管理(ITSM)的转型框架,详细介绍了网络应用的发展阶段、传统IT管理的现状与局限性,以及ITSM的核心理念、必要性、实施目标和管理工具。通过详尽的内容和实际案例,文档旨在指导企业在IT管理领域实现卓越绩效和持续改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