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om version 1.1 >
edited by superadmin
on 2025/05/28, 10:10
To version < 2.1
edited by superadmin
on 2025/05/28, 10:10
Change comment: There is no comment for this version

Summary

Details

Icon Page properties
Title
... ... @@ -1,0 +1,1 @@
1 +ITIL 4 :高速IT底盘工程——五大支撑因素
Parent
... ... @@ -1,0 +1,1 @@
1 +长河 ITIL 4 专栏文章.长河 ITIL 4 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营.WebHome
Content
... ... @@ -1,0 +1,117 @@
1 +**一、高速IT不是快,而是稳健系统的重建**
2 +
3 +**1.为什么高速IT需要底层支撑?**
4 +
5 +在ITIL 4 高速IT的教学过程中,我反复强调:高速IT不是“原有体系加速运转”,而是对组织能力的一次系统性重构。没有底层支撑,高速只会变成高风险。
6 +
7 +想象一辆赛车,如果发动机强但底盘松、轮胎薄、刹车弱,再快的动力也跑不长远。IT系统也是一样,要想实现业务的快速响应、持续交付与稳定运行,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底座支撑它持续稳定地动起来。
8 +
9 +**2.理念到落地,必须穿透组织架构与技术体系**
10 +
11 +战略目标再清晰,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组织架构、流程制度、技术栈与行为机制去承接,最终也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。因此,**五大支撑因素的建设,是理念实现的工程化保障。**
12 +
13 +
14 +----
15 +
16 +**二、五大核心支撑因素概览**
17 +
18 +**1.服务管理四个维度:稳固服务管理的地基**
19 +
20 +ITIL 4提出的服务管理四个维度——组织与人员、信息与技术、合作伙伴与供应商、价值流与流程——是整个服务交付与支持能力的结构骨架。
21 +
22 +每一个维度都不容忽视:
23 +
24 +* (((
25 +**组织与人员**:是否具备数字化协同能力、是否形成敏捷的产品团队;
26 +)))
27 +* (((
28 +**信息与技术**:是否构建了支撑敏捷交付的工具链与平台;
29 +)))
30 +* (((
31 +**合作伙伴与供应商**:是否清晰了边界,具备共同价值目标;
32 +)))
33 +* (((
34 +**价值流与流程**:是否实现了端到端的透明可控。
35 +)))
36 +
37 +在课堂上,我曾举过一个客户转型失败的例子:他们在工具引进和流程设计上投入巨大,但组织依旧沿用原有的部门分割模式,最终导致工具孤岛、流程卡顿,项目流转迟缓。**这就是忽视了“组织与人员”这一维度的后果。**
38 +
39 +**2.服务价值系统(SVS):形成组织一体化运行逻辑**
40 +
41 +服务价值系统是ITIL 4构建的宏观框架,用以指导组织如何从战略、治理到交付与改进,形成价值闭环。
42 +
43 +它并不是某一个工具或者模型,而是一套以“持续价值创造”为核心目标的**组织体系架构**。它强调的是各个部分(实践、治理、指导原则、改进)之间的内在连接与协同。
44 +
45 +**3.服务价值链(SVC):打通从需求到价值的全过程**
46 +
47 +服务价值链是SVS中最核心的运作机制,它定义了六大活动:计划、改善、参与、设计与转型、获取与构建、交付与支持。这六大活动**不要求线性执行,而是根据实际场景组合运行**。
48 +
49 +它的作用在于:让组织可以将任意一个需求、事件或改进机会,转化为价值交付的路径。换句话说,这就是一张“从输入到输出”的动态路线图。
50 +
51 +**4.数字化产品生命周期:让产品始终对准用户价值**
52 +
53 +高速IT时代的产品,不再是“交付完就完了”,而是进入一个**从概念、开发、运维、迭代、淘汰**的完整生命周期。这个生命周期要被系统性管理,才能真正让产品“活着”,而不是“上线后失控”。
54 +
55 +ITIL 4 高速IT明确提出,要重构产品管理能力,从最初的MVP验证,到运营监控,再到持续迭代与用户反馈闭环,建立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机制。
56 +
57 +**5.五类关键行为:塑造人、团队与文化的转型力量**
58 +
59 +在一切流程、架构、工具之后,真正决定组织是否能够跑起来的,是人。ITIL 4总结出的五类关键行为:**信任与可视化、持续学习、合作与协同、共享与互助、鼓励反馈**,是高速IT能够持续落地的行为土壤。
60 +
61 +这些行为并非靠培训、口号就能形成,而是需要组织制度、激励机制与管理文化一起驱动,才能生根发芽。
62 +
63 +
64 +----
65 +
66 +**三、通盘思考:整体视角是落地的保障**
67 +
68 +**1.避免“工具先行,组织跟不动”的误区**
69 +
70 +很多企业在转型中容易“头重脚轻”——工具引进得很快,像是流水线、自动化、敏捷项目管理工具等,但组织架构还是传统职能划分,流程还是审批层层,文化还是“推式管理”。
71 +
72 +这就导致技术层面的能力无法释放,甚至形成工具浪费、协作失效的状况。
73 +
74 +ITIL 4 高速IT明确指出:**高速IT不能只靠“新技术+旧结构”的拼贴组合,而是要整体系统的联动重塑。**
75 +
76 +**2.各支撑因素必须联动运转,才能支撑真实场景的复杂性**
77 +
78 +在实际工作中,没有哪个因素是孤立发挥作用的:
79 +
80 +* (((
81 +服务管理四维决定了“有哪些基础”;
82 +)))
83 +* (((
84 +服务价值系统决定了“如何组织这些基础”;
85 +)))
86 +* (((
87 +服务价值链决定了“具体怎么干”;
88 +)))
89 +* (((
90 +产品生命周期决定了“干的对象是否跟得上变化”;
91 +)))
92 +* (((
93 +关键行为决定了“干的人是否具备可持续性”。
94 +)))
95 +
96 +缺一不可,任何一个环节拖后腿,整体价值就可能无法释放。
97 +
98 +[[image:1748398249075-107.png||height="322" width="613"]]
99 +
100 +----
101 +
102 +**四、从理解到建设:如何推进高速IT的底盘搭建**
103 +
104 +**1.评估现状,识别短板**
105 +
106 +组织可以基于这五大支撑因素构建能力画像,识别哪些环节薄弱、哪些已具备优势。例如,有些企业技术能力很强,但组织协同弱;有些企业流程设计完备,但缺乏价值导向的产品意识。
107 +
108 +**2.从系统性思维切入,制定联动建设路径**
109 +
110 +而不是“先推个工具,再换个流程”,要以服务价值系统为主线,统筹推进组织、流程、技术、人的变革,明确各板块之间的配套关系。
111 +
112 +**3.通过实践项目带动机制演化**
113 +
114 +实践是最好的驱动器。我们建议从一两个典型场景(如某条产品线、某个部门)切入,将五大支撑因素系统设计并实际运行,在过程中总结经验、优化策略、形成模式。
115 +
116 +
117 +ITIL 4大师级课程官方授权讲师长河老师原创,末经许可,不得转载
深圳市艾拓先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